2024年端午节致学生及家长的一封信
端午节安康
亲爱的同学们、家长们:
端午佳节即将到来,为保障同学们度过一个安全、文明、健康、充实、愉快的假期,希望各位家长增强安全意识,履行监护责任,家校携手,共同为孩子的假期安全保驾护航!请同学们和家长们了解以下事项:
一、遵守放假时间,合理安排假期生活
根据《国务院办公厅关于2024年部分节假日安排的通知》,我校端午假期放假时间:
6月8日(星期六)——6月10日(星期一)放假,共3天。
返校时间:6月10日。
二、安全提醒
(一)交通安全
不乘坐无牌无证无资质或超载车辆,注意路途安全和财物安全,确保安全到校。遵守交通规则,严守交通法规;未满14周岁不骑共享车辆,不得两人或多人共骑一辆共享单车或共享电动车;横穿马路要走斑马线、人行天桥或地下通道,不得随意横穿。
(二)防溺水安全
溺水是造成未成年人意外死亡的第一杀手。请家长们务必要增强安全意识,切实承担起监护责任,加强对孩子的教育和管理,教育孩子做到防溺水“六不一会”:“六不”:1.不私自下水游泳;2.不擅自与他人结伴游泳;3.不在无家长或教师带领的情况下游泳;4.不到无安全设施、无救援人员的水域游泳;5.不到不熟悉的水域游泳;6.不熟悉水性的青少年不擅自下水施救。“一会”:学会基本的自护、自救方法。
同学们还要积极学习自救知识,例如自己落水可以抓住身边的漂浮物,如果没有漂浮物,可以大声呼叫;若他人溺水,立即向身边大人求救,并把漂浮物扔向离他不远处,以增加时间。
(三)心理安全
学生应该合理安排时间,保持规律作息,多与父母沟通,积极参与家庭活动及有益社交;充分利用假期时间,劳逸结合安排好娱乐与学习活动,发展兴趣爱好,学习充电提升自己;关注自身的心理健康,保持情绪的稳定,多进行积极正面的思考,保持积极、理性、平和的心态。
家长是学生成长的第一责任人,应对您孩子的身心健康状态有一个全面的了解。多创造机会与孩子一起享受温馨的家庭时光,例如一起做饭、清洁、锻炼等。最好的爱是陪伴,能够给予孩子们充分的情感支持,拒绝说教和敷衍,要有让彼此身心放松、情感愉悦的双向互动,注重提高陪伴质量。在陪伴的过程中,最好要做到心无旁骛,全心全意地关注对方,让孩子感受到亲密感。
(四)防电信网络诈骗
牢记“三不一多”——未知链接不点击、陌生来电不轻信、个人信息不透露、转账汇款多核实。不轻信网上信息,不外出会见陌生网友,不沉迷网络游戏等。上网过程中遵纪守法,不传谣、不信谣、不造谣。
(五)食品安全
自觉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,饭前便后勤洗手。购买有包装的食品时,要看清商标、生产日期、保质期等。“三无”食品、过期食品一定不要购买食用。不暴饮暴食,做好个人卫生及居家卫生,积极参加体育锻炼,增强体质。
(六)其他安全
不抽烟、不喝酒,拒绝毒品、远离毒品;慎重交友,不打架滋事,不扰乱社会治安;不参与传销、非法宗教和赌博等违法活动;不出入非法娱乐场所。
三、做好“龙舟水”防御工作
当前,我省即将进入“龙舟水”防御关键期。据预测,今年我省“龙舟水”总体略偏重,请同学们和家长密切留意天气变化,做好龙舟水期间强降雨防御工作及防雷、防风、防汛等安全工作。
①遭遇暴雨:
避免登上河堤等防汛设施,超强洪水有可能冲垮堤防或漫过堤防。
避免进入地铁、地下涵洞、过街隧道、地下人防工程、地下商街等地下建筑。避免靠近老旧建筑物。远离山坡,降雨量过大可能会造成泥石流等次生灾害。不要站在树下和树旁,不要靠近广告牌。
暴雨之下,地面情况完全被掩盖,无法准确判断积水情况。避免驾车出行,尽快离开公共交通设施。暴雨之下,在地下停运的地铁、在低洼地带的公交车都非常危险。
积水中行走需谨慎。如果身处室外,应立即停止户外活动回室内躲避。在积水中行走要注意观察,贴近建筑物行走,防止跌入窨井或坑、洞中。
②谨防雷雨天触电:
寻找避雷安全区。立即寻找装有避雷针的建筑物或钢筋混凝土建筑物躲避,切记远离树木、电线杆、烟囱等高耸物体,不要在有金属物的地方停留。
必要时双脚并拢。大风大雨天气,被风刮落的电线掉落地面或积水处,会形成电位分布。若人在周围行走,两脚之间就有跨步电压,一旦靠近极易形成触电。因此,尽量选择没有积水路段行走,如遇电线掉落,要双脚并拢跳至安全区,切忌百米冲刺!
行人在雷雨闪电时,不要拨打、接听电话,不要在大树下避雨;暴雨可导致井盖冲开及路段塌陷,应注意观察,小心前行;远离广告牌、路灯、信号杆等,与高层建筑保持一定距离。车辆行驶时远离深水、选择地势高处安全慢行;不要被雨衣遮挡视线及影响听力,注意观察路况。
雷暴来临时,在家中避免使用有线电话和水龙头,拔掉非必需的电器插头,防止电压冲击;暴雨季节易刮大风,置于窗外的物品移入室内,避免高空坠物伤人;检查房屋门窗是否好,检查自家排水口有无堵塞,及时清理。
四、传承中华文明,感知文化魅力
端午节,又称端阳节、龙舟节、重午节、重五节、天中节等,是中国的传统节日,节期在农历五月初五,迄今已有2500余年历史。由驱毒避邪的节令习俗衍生出各地丰富多彩的祭祀、游艺、保健等民间活动,主要有祭祀屈原、纪念伍子胥、插艾蒿、挂菖蒲、喝雄黄酒、吃粽子、龙舟竞渡、除五毒等。端午节是集拜神祭祖、祈福辟邪、欢庆娱乐和饮食为一体的民俗大节,蕴含独特民族精神和丰富文化内涵的传统节日,对中国民俗生活有重大影响。
农历五月初五端阳节,万粽飘香人间美好。生活是教育的源泉,节日是教育的契机。为进一步弘扬和培育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,传承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,在端午节假期间,请同学们积极参加家务劳动,和家人一起包粽子,拍摄照片及时上传到本班班群。
浓浓端午情,悠悠传承意,让我们深深感受端午节的独特韵味。祝愿同学们、家长们节日快乐,身体健康,万事顺意!